“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寒假,我们乘车去“大巨人”黄山。
车开到换乘站,转为大巴,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像顽皮可爱的小猴子,调皮地对着对面的山峰笑;有的如吟诵诗词的学生,认真地看着书;有的像林立的高楼,威严地站着………我们被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憾住了。下了大巴车换上缆车,那陡陗的山峰便出现我们眼前,那山峰、那奇石、那松树,在我们眼前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山水画。
下了车,徒步走到“光明顶”,在到光明顶的路上,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松树的清香。一路上,我们旁边流淌着溪流,只见水中鱼儿在欢乐的游着,在最底下的沙石也显得格外明艳。水声在山中唱,鱼儿在水里游,沙石在水底睡,让我眼前立刻展现出水中画卷。
经过了“一环扣一环”的山路之后,我们便看到了“国宝”迎客松。关于为什么叫迎客松, 还有一个有趣的来历。一天,有一位和尚在黄山游玩,发现在上山的道路终点有一棵松树,伸出长9米的“手”来迎接这一位和尚,故名为“迎客松”,据说迎客松还有“护松人”,至今是第19代人了。
下山的路上,我们经过了著名的奇石“猴子观海”,来历是因为在这个天然平台的奇石,由于像一只呆呆的猴子,“望”着那宽广的“海”。在民间,猴子观海是一个传说,黄山有一只灵猴,它会三十六变,一天,它爱上了人间的一个女孩,于是就变为一位公子,以夜晚无住宿之地为由,来她们家借宿,第二天,由于酒喝多了,露出原型,吓跑了女孩,这只灵猴坐在平台一动不动,最后化为石头。
这次黄山之行让我收获满满,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