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谁迟滞着孩子的起跑线?
2011-06-13 08:51:44 来源: 作者:王立宏 【 】 浏览:1847次 评论:1
    走上社会前,最后一站是大学。大家都知道,大学里最能锻炼人的岗位中,学生会主席肯定算一个。如果你是团委书记,面对着两个基本条件都符合的主席候选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只会学习。另一个比较熟悉大小会议的安排,包括主席台上座席排列规则、社团组织的管理与建设,具备与学校及相关社会关系的公关能力、基本的商务及政务礼仪,在高档酒店及带队三下乡的场面上都能应付自如,也就是说综合素质比较强。毫无疑问,您会选择后者做主席。在这里,仅仅只有成绩好的那位同学输在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条起跑线上了。

  关于起跑线问题的思考起因于一次小型聚会。

  闲聊中大家谈起了孩子教育问题,两位省府机关工作的家长分别讲了自己的孩子的趣事。一位妈妈说,她家上二年级的女儿被她带出去吃饭,大人餐前在打牌,孩子在看电视,她让孩子坐在最有利于看电视的座位,孩子怎么也不肯坐,只肯坐在旁边的位置上。后来,她偷偷地告诉妈妈,因为那个座位是主位,是付钱的位置,她没有钱,其他的叔叔阿姨肯定会让妈妈付钱的。妈妈问她,后来坐的是什么位置,你知道吗?孩子说,后来我坐的是主宾的位置,我知道我不能坐,可是你们一定要我坐,我就坐了,反正也不用我出钱。

  另一位家长是爸爸,也是上二年级的女儿,有一次到他办公室去玩,正巧从大楼了出来了一群人,女儿在窗边看到了,就问他,中间的那个阿姨是不是你们这里最大的官?他问女儿怎么知道的,女儿说,从她走路的姿势、位置以及别人的表情判断的。这位爸爸说,女儿以前从没见过书记,但她判断的完全正确。

  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家庭的未来,所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多家长的想法。因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不断地给孩子加作业,让孩子参加各类辅导班,希望孩子在音乐、美术等各方面能有所涉足,以此来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虽然很多学琴的孩子考完级后就不再碰一下琴,但这种填鸭式的培训在加重了孩子的负担的同时,对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是能起一些作用的,毕竟,经过了几年的熏陶,孩子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不至于成为百分之百的乐盲。这些音乐、美术等技能方面可以通过强迫孩子学习来提高一些,但这些远远不是起跑线的全部,同样也不是起跑线问题的终结处。

  每个孩子时间的长度是一样的,都要经历从出生到幼儿园到上学的过程,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能力,以及由此决定的未来的前程却是千差万别。在激烈竞争中,为了上一个好的学校,所有的聪明者都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在学习,智障者只能望洋兴叹,但卡尔威特把自己的略带智障的儿子培养成了14岁的博士,并一生在大学任教,成为令大家尊重的教授。5岁的孩子一般能识上百个字,能背上百首唐诗,就值得妈妈到处炫耀,可斯托夫人却使5岁的女儿掌握了八门外语,并在世界语言大会上做了现场展示,使语言界为之轰动。孩子6岁时,不少家长开始纠结:是不是该给孩子教点什么知识,亦或按照另一种说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彻底放松地玩,一切等上学后再说。可是南京6岁的聋哑儿童周婷婷已经在父亲周弘的教育中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就读正常小学后连跳两级,八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打破当时世界吉尼斯纪录,十岁和父亲合写了一本书《从哑女到神童》,十七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作了《我要做中国的海伦•凯勒》的报告,二十一岁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在同样的时间长度中,他们延展了时间的宽度,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他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毕竟是孩子,不懂得什么起跑线的问题,如果往前推,探究为什么在初期的起跑线上就有如此大的输赢差别,就只能归结于孩子的父母了。所有这些,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与智力因素没有什么关系。

  卡尔威特、斯托夫人、周弘等都是育儿专家,很多家长不会拿自己和人家做比,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去比。虽然,孩子与孩子之间并无差别,或者自己的孩子比小卡尔还要聪明。很多家长也不会拿自己的家庭去和省府机关的那两位家长去比,同样也不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去比,虽然,很多方面各位家长都能做的到的。起跑线上有些因素是客观的,不能轻易改变,但大多因素却是家长主观上可以改变的,但家长不把这些原因当回事,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打骂孩子,骂孩子慢,骂孩子学习不用心,骂孩子撒谎,骂孩子不爱读书等等,却不去思考同样白纸一般的婴儿,几年后的差别如此之大,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我们经常能见到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教孩子骂爸爸,孩子骂出来了,全家人乐不可支,但由此引起的孩子对家长不尊重的时候,家长却很生气很挠头;家长三天两头骗孩子狼来了,等孩子也学会了说同样的话的时候,家长就会抡起大巴掌生气孩子居然学会了说谎;孩子从懵懂到懂事就没见过家长在读书,家里也没有书,或者只有几本装样子的四大名著之类的书籍,但孩子上学后不爱读书却不断遭到家长的训斥;孩子想要什么东西家长马上就能满足,稍微迟延,孩子就大哭大闹,全家乱成一团以孩子的需求为最高旨意,却在孩子长大后老去骂孩子性子急;因为探索知识,孩子在两岁以后不断追问一些大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常被不理不睬,孩子终于学会不再追问不再探索,家长却在为孩子写不出作文而愁眉苦脸,逼着孩子去读优秀作文选,去背诵优美的词句;家长自己脏话连篇却在批评孩子不懂礼貌不会文文气气地说话;家长随手乱丢随地乱吐,却在遗憾孩子不懂事不如别人家孩子素质高,在某个重要场面没有给自己挣到面子;家长高峰期间开车与别人稍微碰擦,全不顾整条街被堵成死路周围喇叭声响成一片开车的上班族个个急得跳脚,而与对方司机没完没了地口水战甚至大打出手,却在抱怨孩子在学校怎么连个小组长也当不上。林林总总,孩子的哪一样习惯与能力不是家长培养出来的?哪一样的特点与表现不是家长的缩影?但州官可以放火,百姓就是不能点灯,因为“我是大人你是小孩”。这个理由,只是家长掩耳盗铃地以为孩子会接纳,孩子内心何曾相信过这个?

  因为父母的习惯和家庭的环境,造成了孩子的性格及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习惯,这种习惯决定了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的优劣,决定了孩子是否会关心集体帮助他人顾全大局,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做班干部,决定了上大学后孩子是否敢去挑战学生会主席的岗位,决定了你的孩子一生是否幸福。起跑线不仅仅是语文数学的成绩,不仅仅是音乐美术修养,更重要的是父母通过身体力行教给孩子的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这种素质与财富无关,只和孩子的父母的自身素质有关。这条起跑线在父母自己手里,孩子的输赢就看父母的意愿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亘古不变。

  愿父母与孩子共起跑同成长。 

26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迟滞 孩子 起跑线 最后更新时间: 1970年01月01日08时00分00秒    责任编辑1:赏能03 责任编辑2: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不称职的母亲是怎样的 下一篇赏能小作家文集:《快乐小天使》前言..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